又是一年新来到,新的一年里?留守还是跳槽?这是个问题.职场中的围城困境,如何成功突围?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围城中的各位朋友。
外国有句俚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钱钟书先生把这句话引用到了自己的作品《围城》一书,并提炼出一句新的流行语:“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杨志是在民企摔打累了,不想再就人事关系及领导信任纠缠不清,所以要托王婆介绍一家“纯外企”,而且是“那种老大是老外的外企”。他想选择安全舒适,可以按部就班做事的企业氛围。可柴进呢?他不想太安逸了,不想在别人的呵护下成长,他想出去闯荡,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做主。两个人,一个想出来,而另一个却想进去。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现在杨志和柴进都陷入了“围城”困境。
职场很复杂,不知是谁发明了职场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起勾心斗角的官场,你死我活的战场,尔虞我诈的商场。没错,职场就是就是诸多“场”的综合体。只要在职场一天,你就可能处于“围城”之中,为生涯计、为生活计、为生存计,进去还是出来,这是个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清楚的明晰个人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而后根据目标进行路径规划。我们没必要在路径规划时,把一些次要条件甚至无关条件作为我们设计的标准。
杨志属于实力派,外企工作十几年,又主持设计了武松集团整个HR系统。正因如此,其职业目标,正如其自己所说:“工资、发展机会和成就感。”但是在其和王婆描述的企业选择标准:“要那种老大是老外的外企”。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没有,一点都没有。杨志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将与职业目标毫无关系的“老大是老外”作为其路径规划的必要条件,会不会有点可笑?
同样的道理,柴进想独立,所以其选择标准是:“离开自己的职场贵人”。离开汴京集团财务部经理岗位的原因居然是:汴京集团主管财务的副总李师师是他的高中同学。如果李师师压制他,不给他做事表现的机会,这没问题;如果汴京集团的企业文化与其个人目标相冲突,这没问题;如果汴京集团没有他晋升的机会,这还没问题。但问题是这些问题都没有成为问题,就这样选择离开,还美其名曰“职业生涯规划”?用小品里的话形容就是:“没事找抽型”。
这就如同我们说:“我想吃一顿美味的大餐,但厨师必须长得像贝克汉姆那么帅。”拿二次积分的观点分析朱元璋,大哥,这哪跟哪啊?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要清楚的知道个人目前所处位置在哪里。
杨志的起点在文中王婆已经为其分析很透彻了,是:“系统建设专家”。如果杨志重回外企,这不是前进,而是一种倒退(他就是从外企跳槽到武松集团的)。向后退,这显然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所在。
同样,对于柴进而言,其想独立闯荡的目标是可取的,但其路径规划存在问题。试问,他现在是否能如杨志一样独挡一面?估计有些困难,因为他是“一株在温室中长大的小苗”。别相信:“没吃过猪肉至少看过猪跑”这样的话,这是过坟地唱小曲给自己壮胆呢。
职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成绩。柴进有“汴京集团财务部经理”的职业经历,想找份新工作不是问题,问题是新岗位上能否做出成绩?如果做不出,只会死得很难看。因此,柴进想独立,首先要做的,不是离开贵人,而是应该和贵人沟通,在其帮助下提升独立的能力。想飞不是问题,但请把翅膀练硬了先。
身在“围城”中的人,往往最容易犯一个错误:为了出来而出来,为了进去而进去。这是一种反叛,甚至是一种叛逆。但他们往往忽视了选择判断的基本面: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以及目前的条件。因此,突破职业“围城”,请先把这两个问题思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