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所处行业的自身特点,农业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制约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欠发达地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问题十分普遍。通过调查,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形成的:
(一)在农业小企业方面。农业小企业自身的缺陷是造成融资难的主要成因。一是综合素质较低。受其发展阶段、企业业主素质及多重经营目标等的约束,小企业在经营上经常有随意性和投机性的倾向,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报表不透明、信息获取难等特点,银行无法掌握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运行情况,有“恐贷”心理,影响了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是经营风险较高。由于经营场所、产品和经营周期的特殊性,农业小企业的生产产品主要以农业种殖、养殖和加工行业,一般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等特点,客观上造成了产品抗风险能力差。三是担保抵押不足。农业小企业受其发展时间较短,经营积累形成的可供担保品往往极其有限;同时由于地方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规模小、担保比例低和小企业一般具有风险大、成本高、单项贷款金额少的特点,担保中心无力承担或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意愿不足。四是信贷风险突出。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农业小企业经营者诚信水平低,道德风险高,恶意骗贷、还款意识差等观念在有的地方仍然严重。
(二)在银行业方面。农业小企业有效抵押不足是银行“惧贷”的关键。一是信贷服务体系缺位。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权限和资金实力方面受其经营效益和管理机制的制约,在支持小企业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农业发展银行虽然新业务已经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和农业科技贷款等农业各个领域,但在开办农业小企业贷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健全业务激励机制、分级授权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二是信贷管理制度缺陷。银行业普遍存在着小企业贷款“门槛”高,贷款审批繁杂、环节多、时间长,贷款担保方式不够灵活、业务产品推介不够等问题。三是信贷投向行业结构失调。受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财务结构等方面的局限,小企业无法和优势骨干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相比,而银行为了达到“吹糠见米”的效果,更愿意把信贷支持集中在“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客户”上,这使得各银行信贷呈集中趋势,形成了“贷大、贷多、贷垄断”习惯。
(三)在环境和担保机制方面。信用环境与担保机制的 态势是小企业难以融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是担保基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下,服务效用受限。由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地方财力拮据,直接导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担保基金往往出现规模严重不足和担保金额已经远远超过了极限的现状。二是社会信用缺乏,影响担保业务发展。一些企业向担保公司提供的虚假财务报表,逃废债务、转嫁风险,增加了担保中心的运用成本,客观上造成担保中心生存的外部环境较差。三是风险约束软化,风险预警与监测能力差。从担保保证上看,目前受保企业主要以设备和产品抵押为主,变现很强的流动性资产抵押很少,这无疑具有很大的风险;由于信用担保公司大多依附于政府,申请担保的企业往往通过各种关系对其担保决策实施压力。四是担保体系有待完善。从目前情况看,银行间对担保结构的认识不一,部分金融机构对担保公司提供的企业贷款项目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