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家大力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以下简称村通工程),全年直接投资共计122亿,村通工程各项年度目标整体实现,农村通信发展水平再创新高。去年为431个乡镇提供互联网接入、409个乡镇开通宽带接入,使得目前全国97%的乡镇能上网、95%的乡镇通宽带;在27个省份,“乡乡能上网”已成现实。同时,去年年内为12103个行政村开通互联网,全国能上网的行政村比重达88%,已有17个省份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能上网”。
农村全面开通互联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意义非凡,通过互联网搭建的信息化平台,对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拓宽农村土特产的销路,搞活农村集体和个体经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水平再上台阶
去年各地适农业务和平台推广迅速,农村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信通”、“农民用工信息平台”、“信息田园”等一批特色“三农”业务已延伸到全网;“乡乡有网站”项目已在安徽等8个省份试点,免费建成乡镇政府网站1600多个,免费培训乡镇信息员2000余人。宁夏、四川等近10个省份推行了县信息中心、乡信息站、村信息员的农村信息网络模式,部分乡村通过通信光电缆+机顶盒方式,在一条线路上实现了电话、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的共享传输。
与此同时,村通工程大力支持民族产业,为拉动内需做贡献。去年全年工程建设投资122个亿,99.5%以上的资金用于国内市场,用于进口设备的资金不到6千万。在大力引导和工程需求拉动下,广大国内设备厂家尤其是中小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开发出适合农村特点的低成本、实用型的信息通信产品,如无线接入系统、宽带机顶盒、农村信息机、“点点通”、廉价电脑和手机等。此举不仅满足了农村需要,也为制造业抵御当前经济危机创造了机会,同时为运营企业降低了工程造价。
新模式遍地开花
去年9月3日,宁夏国家级新农村信息化省域试点在银川通过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组验收。工信部明确提出:总结推广宁夏自治区农村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宁夏作为一个西部省区,破除小省区难有大作为的思维定势,发挥后发优势,通过“一网打天下”战略的实施,率先实现了村村有信息服务站,村村通网络,让农民看到了ITV,使得“三网融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实现了信息化在全区农村全覆盖,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实惠,探索出了一条中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子。宁夏的成功经验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去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了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信息服务站。李长春称赞武夷山市“政府搭台、部门联动、电信打包、代办管理”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模式,并说这一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在该模式中,政府搭台是指由政府部门牵头,协调社会相关部门,制定方案,筹措资金,组织实施;部门联动指社会各行业共同为信息服务站建设提供设施、技术、服务和管理支撑;电信打包指中国电信将固话、宽带、移动业务、全球眼、ITV、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多种通信平台融合为一体,并以优惠的方式提供给农民使用;代办管理是由政府和电信部门协同招收、培训管理员,通过补贴和收取电信业务代办费的方式,保障管理员的待遇,稳定管理员队伍。武夷山黄村模式对于帮助农民依托信息化走上新型致富之路,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都将具有示范作用。
信息化让农村受益
在扩大内需的浪潮中,做为拥有9亿农业人口的大国,农村这块有待挖掘的消费宝地被国家、企业、人民寄予了厚望。据测算,“家电下乡”政策将平均每年拉动农村家电销售逾1500亿元,在刺激农村消费的同时,农村主要家电产品拥有率将逐步提高,城乡家电普及率的差距也将大幅度缩小。
今年电脑也纳入“家电下乡”范畴,随着电脑的普及,农村网民将高速增长,使得农村成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互联网消费市场,加上“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乡乡有网站”等乡镇信息化普及工程的推进,农村互联网市场必将大有可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早已有所行动,中国电信也针对农户开发了“信息田园”等农村信息化项目,通过短信、语音、互联网等方式,提供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市场供求、价格行情等信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村信息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随着国家一系列实质性政策的出台,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农村将是一个越来越大、极富潜力的有效市场,它正期待着我们去重视,去研究,去开发,去拓展。而且农村信息化市场的回报必然是丰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