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种"35岁现象",即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者。这种"35岁现象"不仅对求职者的影响较大,对那些企业在职员工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35岁仿佛成为一道坎,困扰着许多人。
35岁的职场地位
读者提问:35岁是职业生涯中的哪个阶段?
专家分析:从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来看,22岁前是学习探索阶段,22岁到25岁是职场进入阶段,而35岁是一个人精力旺盛、经验丰富、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如果用开车来比喻,35岁正是加上五挡在高速路飞驰的时候。
读者提问:35岁在职业生涯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专家分析:35岁应该说是职业生涯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35岁之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积累的阶段。无论是知识上,经验上,还是在心理方面,人都在走向一个成熟的过程。工作上,在经历了具体事务操作后,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处理问题上更加成熟稳重,很多职业人会被委以更多的任务和职责。所以说,35岁是一个很重要的过渡阶段,处理好了,对人生的职业生涯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提前备战35岁
读者提问:应从何时开始备战35岁?
专家分析:职业定位、行业积累、培训充电这些加油问路,磨合调整的事情在30岁之前就应该搞定了,所以35岁的问题应该在30岁之前解决,而女性更应该提前。“前30年将钱买艺,后30年将艺卖钱。”言外之意,就是一个人在30岁之前是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的阶段。35岁以后的学习和30岁前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有所调整,出国留学、MBA,考研等证书学历学习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35岁的充电更多的是对业务、行业、市场的观察分析和积累,以实用为准则。
35岁问题出在哪儿
读者提问:35岁要面临哪些问题?哪些压力在35岁时体现出来?
专家分析:首先,35岁以上的员工往往缺乏工作激情和创造力。对于一份干了很长时间,已经驾轻就熟的工作,如果没有职责上的变化,很难让人依旧充满激情。其次,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35岁左右,人的学习能力会有一定的下降。一位专业人士在这个年龄对自己的领域提不出新的见解,其个人含金量就会降低。再次就是事业与家庭的关系。35岁的人在事业上很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家庭负担过重,每天都要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家庭事务,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
读者提问:35岁是不是意味着起码经验丰富?
专家分析:从职场理财的角度看,35岁应该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了,这也是在这个阶段跳槽和更年轻的人比较的主要优势,但是其含金量却因人而大有不同,因为历并不等于经验,如果做的工作较为杂乱,将没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能在自己的经历中获取多少经验,主要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经历的长短,并不能简单地从年龄上来判断,经验很多却缺乏含金量当然不具备竞争力。
35岁该不该跳 读者提问:35岁的时候还可以跳槽?
专家分析:没有任何统计表明,35岁的时候绝对不能跳槽。35岁以上者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他们积累了失败或成功的经验,理解力、办事能力、为人处事能力比较成熟;他们比较踏实,更有责任心;他们对个人价值的定位更准确。如果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当然可以跳槽。
读者提问:35岁跳槽需要注意什么?
专家分析:首先,跳槽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对于35岁左右的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切忌因为公司的内部矛盾,头脑发热之下跳槽,缺乏长远的考虑。其次,一般不建议平行跳槽,即去另一家差不多规模的公司做相同层次的工作。去一家新的公司,意味着要重新开始积累自己的资历,在原公司的资历基本上没有什么帮助。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原公司继续工作,等待内部会不会有更好的机会。再次,在跳槽的时候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己的能力和擅长的工作范围。要想清楚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是否能满足新工作的要求,能否马上掌握工作要领,迅速开展工作,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作决定是必然的。
读者提问:应从哪几方面备战35岁?
专家分析:第一,更新知识,更多的是学习一些管理技能,为职业发展作准备。增长职业周期的一条较好的途径就是不断给自己“镀金”,但不建议去学习一些操作性的技能。第二,充分体现自己在经验上的优势,弥补技能和精力上的不足之处。第三,一定要设法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夫妻双方可以根据各自工作的不同性质,合理地分担家务。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则可以请一名保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第四,努力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业绩,在35岁之前争取到比较好的职位或掌握相当的专业技能,是安全度过年龄危机的理想方案。第五,如果在工作中掌握了一定的资源,自己创业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在当今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种"35岁现象",即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者。这种"35岁现象"不仅对求职者的影响较大,对那些企业在职员工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35岁仿佛成为一道坎,困扰着许多人,许多人认为,35岁后是职业生涯安顿晚年的时期,这个阶段需要的只是稳定,应该谨慎面对35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