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一天开始,互联网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免费的,比如新闻、电影、音乐等等,就连本来中国玩家接受按照时长付费的网络游戏,也被史玉柱先生改变了玩法,游戏变为免费,而玩家可以在游戏内付费购买各种装备道具。
不做一锤子买卖,内容付费,产生粘性 小米电视突破性内置内容商城VS免费舞蹈游戏QQ炫舞的虚拟形象销售 传统消费电子产品,总是一次性销售,将产品卖给用户之后,唯有当产品出现问题,才在返修的时候接触一下用户,而小米的互联网玩法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卖出产品,只是第一步,随之是通过产品建立一个连接用户的通道,通过后续源源不断的内容和服务,来吸引用户,然后挖掘出新的收费盈利点,这就是互联网人天天挂在嘴上的“粘性”。 小米: 小米凭什么把47寸电视定位在2999,这个让所有传统电视厂商难以理解,据小米电视研发内部消息,小米最开始有意和创维进行合作,当小米提出这样的价格而又较高的配置时,对于创维来说,根本无法接受,因为这种靠硬件成本低价铺量,然后内容和衍生服务收费的方式,是创维闻所未闻的。所以这段合作也被告夭折。虽然创维后续也醒悟过来,自己再做所谓的互联网电视,但已经晚了一个周期。 小米为什么这么做?就是在互联网一切都免费的口号下,以接近甚至低于成本价的方式来进行销售,获取市场用户,也许有人会说,硬件都这么便宜,用户怎么可能还会花钱对内容、增值服务付费呢?这就是你不懂的中国用户。 也许看看下面互联网的做法,你就会明白。 互联网: 中国网民和欧美网民最大的差异就是喜欢免费的内容,因为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一天开始,互联网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免费的,比如新闻、电影、音乐等等,就连本来中国玩家接受按照时长付费的网络游戏,也被史玉柱先生改变了玩法,游戏变为免费,而玩家可以在游戏内付费购买各种装备道具。 再以拥有几亿用户的QQ为例,普通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以免费的门槛招揽了海量的用户,而且围绕这个QQ平台上的诸多产品,也都是免费的模式,比如QQ空间,QQ音乐、视频、游戏等等,而免费的背后是,每个产品都提供更深度的高级别服务,而这些高级别服务就成为了核心盈利点,以 QQ空间为例,当普通用户升级为黄钻用户后,就可以在相册容量、好友访问记录等多个方面获得扩充。而用户恰恰更能接受这种个性化、看得见的消费。 我们也可以从这样一个游戏玩家的身上看清这背后的情况,比如休闲舞蹈类游戏《QQ炫舞》,玩家可以通过在舞蹈内购买自己的虚拟形象和道具来装备自己的形象,使自己看起来更炫更靓,所以这位玩家会省吃俭用买几千块的游戏内虚拟服装,而现实生活中,她只是一个三线城市的护士,工资也只有2000元而已。 这就是内容付费的魔力。 |